文學
2016年3月3日
2006年,在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逝世十周年之時,法國掀起了杜拉斯經典化過程。又一個十年過去了,世界各地的人們依舊繼續讀她的書。在這個時代,我們為什麼閱讀杜拉斯?我們正在讀的,是怎樣的杜拉斯?
2016年3月2日
《房間》改編自同名小說,原著者系愛爾蘭作家愛瑪·多諾霍(Emma Donoghue)。2012年,她在上海曾接受過筆者專訪,她當時表示,寧可把這個關於囚禁的故事寫成一則童話。
2016年2月28日
1916年2月28日,亨利·詹姆斯在倫敦切爾西區的家中逝世,此時他已是英國知識界公認的文學泰斗,無論他的支持者還是批評者都無法否認“詹姆斯式風格”的獨特魅力。
2016年2月23日
美國著名女作家Harper Lee在上週辭世,引起人們對她的主要作品《To Kill a Mockingbird》(中譯:殺死一只知更鳥)重新閱讀或觀看的興緻。
2016年2月22日
小說是否應該是超越時間的?這一爭論自1980年代以來接連不斷地持續著。年輕作家試圖在作品中描寫已無孔不入的流行文化,老一輩作家則認為應當剔除小說的“時間性”。
2016年2月21日
當地時間2月19日,義大利作家、符號學家翁貝托·埃科(Umberto Eco,又譯艾柯)因病在米蘭家中去世,享年84歲。埃科身兼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評論家和美學家等多種身份,更是全球最知名的符號語言學權威。
2016年2月19日 10:00AM
2016年,Forced Entertainment推出的Complete Works: Table Top Shakespeare將與眾多演出、座談以及展覽一起慶祝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
2016年2月17日
莎翁本人就說過:“全世界是一個大舞臺,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演員”,他寫的又多是戲劇,那不如就看看偉大的英國演員們是如何把莎翁的真知灼見演繹得玲瓏活現。
2016年2月17日
《二手時間》是白俄羅斯著名作家、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S.A.阿列克謝耶維奇的最新作品,本書通過口述採訪的形式,展現身處關鍵歷史時刻的普通人的生活。
2016年01月23日
蕭紅一生只有短暫的31年,皆在顛沛流離中度過,而今人們提起她,惋惜她短暫的生命,唏噓她一生的戀情。但一位作家,還是想被世人討論她的作品。
2016年01月21日
中國之所以沒有與歐洲文藝復興總體類似的文化運動,主要是中、歐兩大文明各自精神、理路的不同所致,絲毫不值得遺憾,也無需誇大中國歷史文化中某些表現與歐洲文藝復興的共性。——中國與歐洲兩大文明比較視野下的討論
2016年01月20日
今年的1月18日是美國的第50個馬丁·路德·金日,關於非裔美國人問題的討論始終是美國社會的一個焦點。這幾天,一本關於喬治·華盛頓總統及其黑奴的繪本因遭到各界批評被出版商召回,原因是書中的黑奴面帶微笑。